虎克的博客

Enthusiasm Biogeography-Biodiversity Informatics-Data Sciences

生态位保守性:进化生物学、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整合

| Comments

在气候的忍耐幅度内,生态位保守性是如何限制地理范围的扩展。生态位保守性为什么在异域物种形成、历史生物地理学、物种丰度格局、群落结构、入侵种的扩张、物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应,甚至人类历史影响的重要性。

物种在时间尺度上保留其基本生态位某些方面的趋势就称为生态位保守性。在进化生物学、生态学、历史生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实践中,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提出的问题实际上都归结到一个核心的问题: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尺度下,物种对新环境条件适应能力的缺乏。

我们所提出的这些多样化的问题包括:

  • 一个物种是如何通过分裂形成两个新种的为什么热点地区比温带地区有更多的物种?
  • 哪些物种更有可能入侵到一个给定的地区?它们能够扩散多远:物种是如何对全球变暖环境做出反应的?
  • 生态位保守性的重要性不是依赖某些生态特征无限制的保留和维持,而是这些多样性的格局可以通过生态位保守性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得到解释。

换句话说:生态位保守性(过程)是可以应用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对多种现象(格局)做出解释。

因此生态位保守性所产生的格局的识别是前提条件,而技术为基础的生态位模型是检验生态位保守性这种过程所产生的格局的有效工具。就生物地理学空间分布现象的问题本身来说,它并不存在所谓的历史生物地理学、生态生物地理学的、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等的分割。

这种分离仅仅是长期依赖不同研究背景和科班训练出生所早就的扼杀创新思维方式的结果。

因为生物地理学分布的问题的回。在某种程度上说,由于每个物种总是会和它相似的物种有相似的生态位需求。

因此,生态位保守是必然的。然而,又由于每个物种都有各自对了的生态位空间,几乎找不到生态位空间会完全重叠的种。因此对“生态位是否保守”问题的回答明显要依赖我们对保守这个尺度的界定问题——也就是说在多大程度上我们去界定保守现象的存在。

Comments